網絡如何滿足我們各方面的需要(上)

每人平均花4.2小時在手機和網絡

根據App Annie 調查,在 2021 年第一季,消費者花在手機應用程式(Apps)上的時間是有史以來最多,全球消費者平均每天花 4.2 個小時在手機和網絡上,在某些國家甚至使用時間超過 5 小時之久。

從 2021 年第一季的數據來看,美國、土耳其、墨西哥和印度花在手機應用程式(Apps)上的時間首度超過 4 小時,巴西、韓國、印尼則是超過了 5 小時,成長最快的地方為印度,和兩年前(也就是 2019 年第一季相比),印度人花在手機應用程式(Apps)上的時間成長了 80%。 

現在不只使用手機和網絡的人多了,而且每日使用的時間也在持續增加,在我們的生活中,大部份時間被網絡活動佔據,雖然不少人對網絡成癮表示關心,但同時網絡活動也滿足著人類的需要。

網絡如何滿足我們各方面的需要

「需求層次理論」,是亞伯拉罕·馬斯洛於1943年《心理學評論》的論文〈人類動機的理論〉(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)中所提出的理論。馬斯洛認為人有著不同的需求,包括「生理」、「安全」、「歸屬」與「愛」、「自尊」、「自我實現」等需要。以下,我們來看看網絡如何滿足以下各方面人類的需求:

生理需求

自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之後,生產力大大提高、連帶貨物物流、食物、食水的生產力大大提高,物資更容易地運到世界各地,在香港生活,基本上不需擔心食物和食水等基本需求。

網絡近年帶動電子商貿和外賣平台的興起,在疫情肆虐其間,很多人因隔離而不能外出,或擔心染疫不敢外出購買食物,這些人基本上能從外賣平台將食物送到家門,以暫解燃眉之急。可見網絡能幫助我們滿足基本生理需求。

發佈留言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