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輔導員抗拒網絡輔導

擔心科技

不少輔導員或臨床心理學家一聽到網絡輔導,第一個想法就是網絡輔導是否可信賴?是否安全?

美國精神科醫生Craig H.Kliger, MD指出「只要輔導員使用更新的網絡安全軟體,網絡輔導是十分安全的。」不論是同步輔導(視訊或電話輔導)或非同步輔導(文字訊息輔導),只要我們採用適當的安全措施,如無線網絡加密、電腦安裝更新的防火牆,以及應用更新而有信譽的程式,便能有效地確保網絡輔導的安全性。

成效問題

輔導員普遍拒絕網絡輔導的原因是:網絡輔導並不可行,他們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接觸,必須是面對面,心理治療需探索和了解受輔者的內心,從中和受輔者商量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,這些複雜的心理活動,必需在真實會面時,才能有所共鳴。

我們撇開網絡輔導不談,在網絡未流行時,流行筆友溝通,筆友是一種藉着書信往來而發展出來的友誼關係,藉着郵差遞送,展讀書信時,受心情牽動的字跡、常會帶來另一番趣味,而筆友間常常能向對方透露自己的心聲,互相支持和鼓勵。

香港坊間亦有在囚人士義務筆友服務-「友愛會」(一個寫信和探訪在囚人士的團體),友愛會的義工,會定期與獄中人通信,抒緩他們在囚的壓力,即使是文字訊息溝通,亦能安慰和開解別人,世界各地亦有無數例子是筆友間互相支援、開解,互相產生共鳴,最終成為彼此生命中重要的朋友。因此,網絡輔導包括視訊、電話、電郵及文字訊息的輔導,只要有良好的技巧和專業知識,同樣支援和開解別人,讓他們渡過生活中的難關。

發佈留言

Scroll to Top